在紐約就讀爵士音樂學院的 Edelyn 黃懷萱,八月初發表首張同名EP “Edy”,從作詞、作曲、編曲製作一手包辦,希望藉由熱愛的音樂,記錄下屬於自己的故事。
雖然有一位知名歌手父親,Edelyn 卻堅持走自己的路,從吃素、休學到獨自出國念書,她就是要證明給大家看,只有自己可以定義自己。
【自由:跳脫古典樂框架,擁抱爵士靈魂】

創意的音符跳動、渾然天成的節奏,這是爵士樂,也是 Edelyn 心裡深處的聲音。
第一次和 Edelyn 見面,最讓人印象深刻除了亮麗的外表,就是她成熟的舉止投足,以及不像十九歲的談吐見解。
由於個性低調,很少人知道她的父親就是曾以《小薇》一曲紅透半邊天的歌手黃品源。
一般人對星二代總有刻板印象,覺得不是開名車穿名牌,就是過著五光十色的生活,而這些在 Edelyn 身上通通看不到。
從小接受音樂薰陶, Edelyn 小學就參加學校長笛社團,同時也修習古典鋼琴,國中時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,又不想和一般人一樣接受正規教育,於是報考音樂班。
等考進去後,才發現音樂班的制式化並不適合她,於是又轉去普通中學。
我從小就不愛照規矩走,只做自己喜歡的事。
Edelyn笑著說
才華洋溢的她鋼琴、長笛、吉他、薩克斯風樣樣精通,瑜珈、畫畫、舞蹈也難不倒,每樣才藝都是自願想學。
由於父親黃品源是藍調吉他手出生,哥哥大學也主修爵士鋼琴, Edelyn 常看爸爸哥哥玩音樂,發現這種樂風自由奔放,不像古典音樂較有框架限制,漸漸愛上了爵士樂。
像是發現了另一個世界, Edelyn 開始到父親的樂團當學徒,十八歲就跟著老師到酒吧巡迴演出,過程也累積不少創作,凸顯她豐富的創作能量與靈感。
【自省:學習平等,從低收入戶到屠宰場動物】
年僅19歲的 Edelyn 比同齡早熟,說起話來客氣真誠,是什麼原因養成如此優秀的個性?她謙虛歸功父母教導有方,除了自身學習,父母的以身作則、家庭自由風氣才是最大關鍵。

「爸爸教會我,善良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。」
長年資助貧困兒童、偏鄉小孩的黃品源曾帶著全家人一起探視低收入戶,在不起眼的狹窄巷弄中,卻擠滿好幾戶人家。
Edelyn 除了學到給予的快樂,也了解世界上有許多不平等發生在生活周遭,而受苦的不只是人,還有動物。
家裡最早吃素的是爸爸,當時完全沒想過自己有天也會吃素。
Edelyn 表示會接觸蔬食,其實是因為瑜珈關係,這項幾千年前就流傳至今的運動提到了不傷害生命,她也接觸阿育吠陀飲食法,在深入研究下,開始對蔬食感興趣。
「我會決定吃素,第一個原因是為動物,第二是地球,第三才是自己的健康。」
瑜珈裡談到了動物在恐慌憤怒下,會分泌毒素,吃下去會影響身心靈,在看過屠宰場紀錄片,了解肉品對動物的殘忍後, Edelyn 下定決心不再碰肉蛋奶,以及任何動物實驗製品。

說來神奇,那時她在沒有原因下,忽然胃食道逆流,醫生警告再下去就會胃潰瘍,也許時機到了,她順勢改變飲食。
從一開始不吃肉,幾天後不吃海鮮,不到兩個禮拜連蛋奶也戒掉,正式成為 Vegan 。而胃食道逆流也莫名其妙康復,後來爸爸跟哥哥更受到她影響,也成為 Vegan 。
Edelyn 認為吃素後因為不再傷害生命,身心都很開心,心態上也沉穩很多,看事情比較自在,不會再像以前常常激動緊張,也更能認識自己。
「全世界都教育我們要把牛豬雞當成食物,忽略他們跟我們一樣是活的,有家庭、有感覺,如果今天發生在我們自己家人身上,會怎麼想?」
因為母親有原住民血統,親戚也遇過歧視,Edelyn 更能體會尊重各族群重要性,對她來說所有人類和動物一樣平等,沒有高低差別,大家都活在地球,為什麼不能好好一起生活做朋友呢?
「當我們不吃動物,對世界更有慈悲心,則在政治上也不會有紛爭傷害,會讓世界更美好。」
【自律:從台北休學,踏上紐約爵士樂殿堂】
紐約,是爵士樂的重鎮,同時也充滿現代文化元素,一座新舊融合的爵士之都,一直是 Edelyn 嚮往的音樂殿堂。
高中時我就立定志向,想要以世界為舞台。
為了音樂夢,高一才上一學期的 Edelyn 決定休學,想靠自學取得同等學歷證明。
「當時爸爸媽媽都反對,但他們也願意讓我試試看。」
父母的寬容,讓 Edelyn 希望靠自己的自律讓父母放心,於是展開瘋狂的讀書計畫,每周照表操課、念書打報告。
最後比設定目標提前,四個月就獲得高中學歷畢業,而在準備大學面試時,她只申請一家,如果不成功便成仁,只要自己最想要的。
「我當時還蠻有信心哈哈。」
Edelyn 表示也完全不後悔休學的決定,最終也如願考取夢寐以求的紐約爵士音樂學院,這所資深的學校有許多優秀的爵士樂校友,想到能和偶像同校。
Edelyn 非常期待,待疫情趨緩,2021年七月,她獨自一人展開了紐約音樂之路。

新的學校、新的環境,一切對 Edelyn 都非常陌生,由於入取困難,新生包括老師、同學、研究生一共十幾個人。
Edelyn 是唯一的台灣人,加上選擇女性本就少數的爵士演奏類,更是班上唯一的女性和亞洲人。
剛開學時身邊不時傳來懷疑的聲音,有些人質疑她如何考進來,更有人好心建議她不一定要來這裡。
「就連老師也曾說我沒辦法當音樂家,永遠接不到演出。」
Edelyn不諱言剛開學真的很辛苦,整個學校幾乎都是男性,也沒有亞洲人,回到宿舍又沒家的感覺,個性敏感的她容易感受他人情緒跟能量,每天都很煎熬。
然而她並沒被同學及老師嚴厲的評論擊敗,反而更努力想證明自己,每天下課都留下來自主練琴,直到快12點才回宿舍,隔天一早再去練習。
漸漸Edelyn逐漸抓到老師要求的東西,後來反而成為老師最喜歡的學生。
期末考滿分十分,老師給了我十五分。
Edelyn露出微笑,輕描淡寫背後盡是驕傲,即使知道出國生活很辛苦,喜歡面對挑戰的她還是勇敢選擇面對,因為她知道每克服新的挑戰關卡,都會讓自己成長,變得更堅強。
【自己: 一張不為聽眾而寫的專輯】
聽過 Edelyn 的音樂,你很難定義是哪種風格,不過這也許就是屬於她的風格。
Edelyn 個人首張 EP 於8月9號發行,過程花了半年時間籌備,從詞曲到製作全部一手包辦。
由於不希望靠家人幫忙,她在紐約努力減少開支,搭乘地鐵上下學、選購較便宜的醜蔬果,也跟朋友組團接表演,靠打工努力存錢,省吃儉用只為圓夢。
這張 EP 除了以演奏性為主, Edelyn 更結合喜愛的舞蹈,專輯名稱 《Edy》 ,來自自己英文簡寫。
她表示創作靈感來自紐約這一年的生活經驗,反映投射自我內心,也談及最重視的愛護動物、生命平等、環保等議題,可以說這張 EP 代表了她這個人。

回到台灣出專輯,即使擁有豐富的人脈資源, Edelyn 沒有與任何經紀公司、唱片公司簽約,只想當個獨立音樂人,作屬於自己的東西。
雖然只有六首歌,24日生日的她同時擁有天秤的審美和處女的專注,在打造每首歌時都不馬虎。
她的偶像、同時也是傑出校友的爵士鋼琴家 robert glasper 擅長融合爵士和嘻哈成為帶有個人特色的樂風,同時把種族歧視等議題透過音樂呈現,用音樂提醒世人尊重黑人文化和和平的重要性。
這也是 Edelyn 希望做到的,用自己的音樂風格給觀眾她想說的東西。
搶先釋出的單曲 《What Will You Do》 探討什麼事真正想要?;主打歌 《not 4 you》 明確道出整張專輯重點:這些歌不是為你,而是為我自己而寫; 《Plastic cover beaches》 結合 Jazz 與 House 風格,用幽默感訴說塑膠對海洋造成的傷害。
每首歌都兼具藝術性與深度,即使知道自己的音樂並非主流, Edelyn 並不擔心受眾太小。
如果今天做音樂只為了大眾,為了討人喜歡怕批評而妥協,那這樣做的音樂有什麼意義?
她相信用愛打造出的東西,會有獨一無二的能量,把熱情放到作品裡,一定有人會被打動,「與作品有最深的連結,透過這些讓別人感受到你,這才是藝術的本質。」
Edelyn 表示父親和她一樣,所有歌曲都是自己作詞作曲,雖然風格不同,但做音樂的心態理念卻相同。
「爸爸教會我音樂是種很純粹的東西,現在很多人把音樂當商品工具真的很可惜,尊重音樂,透過音樂讓自己和其他人連結,傳達自己的理念,這才是做音樂的意義。」
對她來說,比起追求流行,相信做自己的流行最重要。
【自在:快樂,是對自己唯一的期許】
「年輕的時候,我想過當漫畫家、也想當舞者,想做好多好多事。」
問到未來是否會以音樂為職業,Edelyn 笑著表示她還沒確定。
現在的我只是單純愛音樂,喜歡就去嘗試,不會說未來一定會怎樣,因為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心會跑到哪裡。
看似隨興的心態,卻也反映她的真實,興趣多元的她認為學習各種東西可以吸收到不一樣的智慧,再把他們融會貫通內化成自己的東西,也因此她的作品風格很難定義。
「不管學什麼,最後你會發現所有東西本質都一樣,不管是音樂還是人生,都是要回歸最原本的自己。」
雖然還年輕卻已有不少歷練,Edelyn 感謝父母常教她隨緣,要隨著變化而計畫 ,不要為了計畫而變化。
「簡單的說,就是活在當下,想做什麼就去做,未來怎樣沒關係。」

問到人生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麼? 她低頭想了想,靦腆微笑。
「首先還是要愛惜自己,先把自己照顧好,才能面對各種事情,不要放棄自己。」
另外兩件事,Edelyn 認為要學會理解生命平等,如此才不會傷害任何人與動物。
最後她提醒每個人不要像行屍走肉,人生要找到自己最喜歡的事,不管是做音樂、跳舞還是畫畫,走一條喜歡的路,就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一句話: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寶藏正在等待著他。
因為人生只活一次呀,目前沒找到也沒關係,抱持著愛面對所有事,自然而然就會來,宇宙會派你來當人類,一定有其意義。
最後聊到對未來期許,Edelyn 笑著說自己也不曉得,也許明年會換成瑜珈老師、畫家、舞者的身分與大家見面。
「我只希望明天的自己,可以更快樂一點。」
-END-
文字|雅量
圖片|Edelyn 黃懷萱 (@isthisedelyn)
編輯|Lilly
核稿|位子、Lilly
Instagram|@alove__story
Facebook|Alove story 植愛故事
Email|alovestory2019@gmail.com
*內容版權歸植愛故事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
蔬食人物專訪
■ 台中高人氣素食早午餐「半半食室」:堅持餵飽每一個早起的靈魂
■ 【專訪】從保養門外漢到創立安綠雅,簡單易上手的台灣植萃品牌
品牌懶人包
■ 素食吃貨天堂!23家素食網購平台:主廚級料理包、異國零嘴
■ 肉桂控看這篇就夠!全台12間特色純素肉桂捲,無麩質、濃郁、辛辣都有
如果喜歡這篇文,可以幫我點拍手5次Like鼓勵,不需花費任何錢就能免費支持我們製作更多好內容~